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烧城门(1 / 2)

我是范蠡 野天湖 4134 字 2020-04-12

第二天,联军改变了策略,不在靠云梯爬城墙。而改用攻城门了。

那城门都是用很厚的硬木做成,关起来以后,里面则用粗大的木杠下闩,如果是战时,里面再堆上沙包,把城门抵死,是不容易攻开的。

但是相比于城墙,城门还是比较薄弱的。

联军找来一根粗粗的长长的大木杠,几十个人抬着,朝着城门一下一下地撞。

“轰!轰!”

大木杠撞击着城门,发出低沉而巨大的轰响。

一下两下,城门没事,十下八下,城门也没事。但撞的时间长了,就有事了,他们虽然不能把城门撞开,但是可以把城门撞烂。城门被撞烂,士兵就可以进去了,要想阻挡联军进城,就要厮杀,但联军人多,多死些人,这城门最终还是要被攻破。

不能让他们撞烂城门。

守军也有招数应对,第一招就是火攻。那些抬着大木杠的士兵正往前冲,突然落下几捆燃烧的柴草,那些当兵的急忙丢掉木杠躲避火焰,这样就容易把人烧伤,木杠也会把人弄伤,也有当场被砸死。

然后就是水攻。那些士兵抬着木杠向前冲,突然头上浇下几盆开水,立刻有人当场烫伤。士兵被烫得哇哇叫。

但是伤了一批立刻换上一批,还是继续撞。守军还有一招就是撒豌豆。豌豆都是正圆形,城门口的路面十分平整,倾倒几袋豌豆在城门口,人在上面就要打滑摔跤。空身人都站不住,抬着木头向前用力,更站不住,最少说用不上力。有人摔倒,大木杠失去控制,就能把人弄伤。

要想从新抬起木头撞门,就要把豌豆扫开,但守军哪能让你去慢慢嫂豌豆呢?他们还有更厉害的一招,他就是射箭。

站在城墙上头,有女墙掩护,不怕城外射来的箭,侧着身,从女墙的凹口斜着向下射,角度正好。相距几丈远,射技再差,也是一箭一个。

进攻了两个时辰,城门没有打开,城门外面已经堆满了尸体。

守军的这些招数综合使用,十分有效。用木杠撞城门的战法基本失败了。

吴王站在远处,看着士兵们一波一波上去,死的死,伤的伤,毫无效果。又急又气。转脸对伍子胥说“相国,这没用!”

伍子胥也看到战场上的情况了。说“君王,下令撤回吧,这方法不管用。我们再想其他办法。”

吴王发狠说“我把莱芜攻破,杀他个鸡犬不留!”

于是发出撤军的信号。攻城的士兵见到信号就往回跑,但守城的士兵哪能让他们轻轻松松地跑回去呢?那弓箭就追着屁股射,距离太近,能够逃回去的士兵已经不多。

吴王手拿着马鞭,在急急踱步。伍子胥捋着花白胡须,在想办法。他南北征战几十年,像这样难攻的城池还没有遇到过,以往攻城的招数都用上了,但是都不管用。

伍子胥说“君王,老臣有一个主意,不知道管不管用。”

吴王说“说来听听。”

伍子胥说“老臣以为,要想攻破城门,还得用火攻的方法。城门再结实,也是木头的,是木头就会燃烧。”

吴王说“你打算怎么做?”

伍子胥说“叫当兵的每人一捆柴草,堆到城门上,然后放火烧。”

吴王说“这方法倒是行,但士兵拿着柴草上去,就没法那盾牌,那样就会造成极大伤亡。”

伍子胥说“伤亡是肯定的,但是只要能把城门打开,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。”

吴王说“好吧,就照相国的办法办。”于是,传下令去,叫士兵们准备柴草。

春秋时地广人稀,最不缺的就是柴草。时间不大,便已经筹集到大量柴草。然后当兵的一人一捆拿着朝城门跑。

城墙上的守军就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