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6章 一言可以兴邦(1 / 2)

孔门学渣 我说那个谁 5372 字 2020-03-30

第970章一言可以兴邦

子曰“如有王者,必世而后仁。”

“什么意思?解读一下?”乐歌问。

曾参解读道“先生如果有能安邦治国实行德政的君主,也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实现仁政。”

世三十年为一世。——《文》

“嗯!”乐歌应道。

曾参进一步解释道“先生施行德治需要一百年的时间,才可以到达理想境界。实现仁政,至少需要三十年的时间。”

“嗯!”乐歌点头道“继续往下读!这些!都是你先生的预测,并不一定准确,只是一个大概而已,属于一家之言!继续!”

“是!乐伯伯!”曾参应道。

子曰“苟正其身矣,于从政乎何有?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”

“什么意思?”乐歌问。

曾参解读道“先生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,起一个带着模范作用,管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?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,怎么能使别人端正呢?有什么资格去要求别人端正呢?”

乐歌理解道“你之所以编排以上内容,吹捧你先生的内容,就是为了现在的内容。你的意思是如果想达到你先生预测的那个时间,就能把这个乱世治理好,就必须如此!也就是你刚才念的文端正自己。只有大家都如此修炼,都是有道德素质的人,社会就好了!是吧?”

“是!乐伯伯!”曾参应道。

乐歌笑道“所以!你先生的学思想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,而不是现实的基础上的。”

“怎么是假设呢?”

“怎么不是假设呢?”乐歌指正道“你先生的学思想是建立在假如下人都如此……然后就下大同。”

“我先生!只要有一部分人,一部分智者领导如此,就可以带领大家都如此。到时候!下大同。”曾参争辩道。

“还不是?假设如此。”乐歌质证道。“可是!下人都是为生生存!怎么有利于自己生存他们就怎么做,未来世界如何美好,不光他们的事!你不要把自己的高尚品德强加给下人,要求别人跟你和你先生等人一样高尚,为下人着想。别人没有那么伟大高桑大多数人心里想的,是自己如何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活得更好一些!曾参!你醒醒吧!”

“乐伯伯!”

“不要争辩了!我不想跟你争辩!继续往下读吧!”乐歌不耐烦地挥舞了一下手臂,道。

“是!乐伯伯!”曾参很不情愿地应道。

“正人先正己”,孔子把“正身”看作是从政为官的重要方面。

冉子退朝。子曰“何晏也?”对曰“有政。”子曰“其事也?如有政,虽不吾以,吾其与闻之。”

“什么意思?”乐歌习惯性地问道。

曾参解读道“冉求退朝回来比平时晚了许多,先生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?冉求有政事。先生什么政事?只是一般的事务吧?如果有政事,虽然国君不用我了,我也会知道的。”

“什么意思?进一步解释一下?”乐歌追问道。

“是!乐伯伯!”曾参应道。“先生认为冉求谎,所以指责他。”

“什么意思?”乐歌还是不解为什么把这一段文字放在这里?

曾参进一步解读道“这段文字的关键之处是在‘有政事’!”

“哦?”乐歌点头道“解释一下?”

曾参解释道“先生认为冉求没有实话,用‘有政事’来搪塞他。意思是当官的人不要如此搪塞别人。你以为‘有政事’就是理由了?你没有负责就是没有负责,不要得冠冕堂皇。”

“哦?”乐歌点头道“我好像听懂了!你编排的这段文字,关键就在‘有政事’上面。不要打着为人民服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