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5章 第 曾参谈“礼乐篇”(3)(1 / 2)

孔门学渣 我说那个谁 5463 字 2020-03-30

关于忠的问题,就这么过去了。

关于忠的问题,以前乐歌与曾参就争论过了。最终!曾参没有争赢。

本来就那么回事,我们要对谁忠诚?对谁忠?关于这个问题,孔子没有说清楚,没有说到根本上面去。我们对敌人也要忠诚么?告诉敌人我们这边的情况么?

所以说!只能对自己人忠诚。对于敌人,我们可以使用手段。

所以说!孔子的学说思想,是建立在特定环境、条件基础上的。在其他的环境下,就失去了作用。或者说!就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。

孔子只说下级对上级要忠,而没有分善恶。所以!恶人、坏人、敌人也一样可以使用,他们要求下级要对上级忠诚。

因此!恶人、坏人、敌人也一样把孔子当“圣人”,把他的话当经典。

如果是这样地话?那么?孔子是不是他们的“帮`凶”呢?我们要是信了他的“忠诚”理论,是不是以后就被恶人、坏人、敌人左右了呢?你不听从别人的,别人就说你不忠,是不是?

就跟“孝”一样,曾参说孝就不分善人与恶人。孝不是善人的专利,恶人也有孝。

关于这些问题,之前曾参就已经与乐歌、方忠、方基石等道家争辩过了。在乐歌、方忠、方基石等道家的解读下,曾参也认识到了孔子学说思想的不足之处。或者说!没有说清楚的地方。

你的学说思想是有道理,是有存在的价值。但是!你要是不把话说清楚,就容易造成别人的误解!是不是?

要是别人误解了,那么!你就是好心做了坏事!

所以!关于“忠”这个问题,曾参就没有再跟乐歌争辩。

曾参继续往下读他编排的《论语》,读“礼乐篇”。

子曰“《关睢》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”

“什么意思?解读一下?”乐歌问道。

曾参解读道“先生说《关睢》是《诗经》的第一篇,写男女爱情、祝贺婚礼的诗。这篇诗,快乐而不放荡,忧愁而不哀伤。写出了人性的本真情怀、健康的情操!”

乐歌问道“这是什么意思?为什么把它放在这里?好像上下文不接连啊?”

曾参回答道“乐伯伯!我是这个意思!我觉得不要看表面的,而是要看本质!”

“什么意思?”

曾参解释道“先生给我们解读诗经的时候,解读《关睢》的时候,就讲了说这首诗表面上看,好像有违周礼。但是!它并没有!它写出了人性的本真情怀、健康的情操!”

“什么意思?”

“先生的意思!不!是我的意思!我觉得把它放在‘礼乐篇’里面最适当不过了!”

“什么最适当不过了?”

“我觉得!先生对礼乐的理解,就是看本质!”

“看本质?”

“不要看表面!”

“不要看表面!”

“是!乐伯伯!”曾参应道“对礼乐的要求,不要太过于苛刻,不要一刀切!要看本质!要表达人性之需要。”

“我个人觉得!你把这一段话放在这里,有些上下文不接连。”乐歌坚持道。

“那就让历史去评说吧!乐伯伯!我坚持己见!”曾参坚持道。

“那你继续往下面读吧?让我看看后面的句子能不能跟这一句接连得上?”乐歌道。

“是!乐伯伯!”曾参应道。

哀公问社于宰我,宰我对曰“夏后氏以松,殷人以柏,周人以栗,曰使民战栗。”子闻之,曰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
“什么意思?”乐歌问。

曾参释读道“鲁哀公问宰我,土地神的牌位应该用什么树木做?宰我回答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