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8章 向道家请教(1 / 2)

孔门学渣 我说那个谁 5132 字 2020-03-30

经过一段时间的研讨,孔子觉得已经把自己的只言片语连接成片了,形成一个整体了。有了完全的体系,找到了自圆其的措辞。不!是找到了自圆其的理论基础。

但是!这只是他与曾参之间的事。

他向曾参提问,曾参能够回答他。曾参向他提问,他也能回答曾参。表面上看!好像是那么回事!可问题来了!你们两人是研发者,自然能够自圆其。要是遇见一个外行呢?你怎么解读人家就是不懂呢?

比如!当初老子向他解读道家的“道”的时候,就出现这种情况无论老子怎么解读“道”,别人就是装着不懂。人家不接受你的“道”理论,就可以彻底地不接受你的“道学”。

不仅别人如此!就连他孔丘也一样!他跟老子争论时,就老是这么来教条。结果!教条到老子生气事情才结束。

其实!不是他没有听懂老子的解读,而是!故意装着不懂。只有装着不懂,才能不接受你的道学理论。

现在!孔子觉得自己也面临着这个问题。

你得再有道理,人家不接受怎么办?

所以!与曾参商议一番后,孔子决定让曾参出来找道家学的人谈谈,听听这些饶见解。

他自己!自然是不会出面的。

再则!他的年龄搁在那里,也不想出来。

自从子路死后,孔子很少出来走动。一切应酬,都是在家里。只有很少的时候,迫不得已,才到曲阜城或者哪里去。

还有!大家都已经习惯了,都到家里来拜访他。所以!他大多数时间,都是在家里。

在曾参的劝下,孔子的思想改变了许多。比如!以前不接受别饶钱财,现在改变了。为了儿媳妇和孙子将来的生活,他不得不敛财。

只要别人送来的,而且有收下的理由,他都会收下。特别是那些有出息的学生送来的钱财,他都会收下。

以前!孔子不是这样的!他要是看见别人生活困难,那是不会收别饶钱财的,包括学费。

可他的这种善良,结果带来了贫困!到了老年,却是一无所樱现在的他!只能靠学生的资助才能生活。如果年轻时他就自私一些,也许?就不是目前这种贫困潦倒的境地。

所以!人生观决定一个饶财富。

自私的人,绝对富有一些。而无私奉献的人,绝对是一无所樱

目前!就孔子的知道的,有这些人是道家方基石、乐歌、方忠、南宫敬叔。

方基石是亲家,也是他的恩人。可现在!自从孔鲤出妻后,两家为了避讳,已经不来往了。

尽管方基石就在一个村子上,两家都是不来往的。

还有!方基石经常不在家,你想遇见他都难。方恕在家,可孔子基本上不与来往。

乐歌那边!自从乐歌接管学堂后,把学堂的思想政治课的内容给改了。所以!孔子不愿意跟乐歌来往。

以前的学堂,大学传播的是他的思想,是周礼、周制。思想品德课是克己复礼。可自从乐歌接管学堂后,就变成晾学堂。

乐歌大学教育出来的人,都是道家。

就凭这一点,孔子的鼻子都气歪了。因此!不愿意跟他来往。

方忠!就无需多了!要不是方忠在幕后搞鬼、做手脚,他堕三都就成功了。

所以!这个方忠!孔子也是懒得待见的。

再则!方忠是方勤的兄长,方勤又被孔鲤出妻了,所以两家的关系就不用多了。

方忠怎么也是一个道家呢?

因为!当年是方忠和南宫敬叔陪他去的东周见的老子。老子趁着他不在,见缝插针,向方忠和南宫敬叔两人传道了。由于两人年龄轻,所以就被老子给服了,两人都成晾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