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4章 设立理藩院(1 / 2)

朱由检在淮安和河南、山东等地的皇庄内部蓄有大量的民兵,这些民兵皆以北方来的流民为主,家家刚分了田地,又受过朱由检皇庄内部的教育,所以对朝廷和朱由检是足够忠诚的。

朱由检调集这些民兵去江南维持治安,无疑可以加强他对江南地方的掌控。

眼下,朱由检在各大皇庄的民兵合计有上百万,而各大皇庄内部皆是对朱由检最为忠诚的屯户,所以皇庄的治安是最不用担心的,完全可以抽调五六十万民兵组成巡防营去江南维持治安,再加上在江南的农民军,撒下八十多万官兵在江南,不愁不能加强对江南的控制。

当然。

朱由检也有别的考虑。

现在农民军在江南替自己收税已经有三年,难免不会有一些农民军将领被当地权贵士绅拉拢而迅速腐化。

然后,渐渐的,农民军就会成为这些江南权贵士绅的门狗。

所以。

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,朱由检也觉得很有必要接着如今这个维持江南治安的机会,调自己的皇庄体系之民兵和警务兵组成巡防营去江南。

这样一来,巡防营就可以制衡农民军,也可以是监督。

而农民军也可以制衡和监督巡防营。

在名义上则是农民军负责收税,巡防营负责维持治安。

但无论如何。

农民军和巡防营现在都是朝廷官府的人,朱由检让江南增加这两股势力,皆是在加强中央朝廷对江南地方的统治。

这里面有帝王的制衡之术。

也有帝王的集权之术。

“陛下圣明!各大皇庄的警务兵和民兵如今训练三年后,大多训练有素,不利用起来实在浪费,而近卫军和皇庄体系的人才是最信得过的,近卫军的退伍官兵即便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再上战场,自然不能养闲,就应该转为地方担任要职,以增强我们对地方的控制。”

蒋德璟附和起来。

朱由检则道:“巡防营归在兵部下面,设一个总督挂兵部左侍郎职衔,管理巡防营总司,这个人选,你们议一议,选谁比较合适?”

这时候,兵部尚张凤翔禀报道:“臣认为近卫军第六镇总训导官阎应元合适,此人在崇祯十七年应天子诏入伍近卫军前曾任过江阴典史,乃属于地方吏,而这次江南之乱中,多为地方吏在勾结外寇,以臣阎应元应该更加了解胥吏与地方乡绅的关系,以及捕盗擒盗等事,故而臣推荐阎应元。”

阎应元是与原有历史上死守江阴到最后壮烈牺牲不同,如今的他已成了帝国近卫军中的一员战将。

但因为到底是典史出身,在这个历史上又没有江阴保卫战这样的壮烈守城战加成,所以,在这个时空也就显得那么声名不显,也就还是跟在周遇吉等老资格将领后面建功立业,如今也还是慢慢地升到了一镇参将。

当然,虽然这个时空,很多人不知道阎应元。

可朱由检倒是知道的。

所以,朱由检点了点头:“行,就让他担任兵部左侍郎总督江南巡防营总司,全面负责南直隶与浙江诸府治安,各巡抚州府县官予以配合!”

“遵旨!”

蒋德璟与张凤翔回了一句。

“接下来,这治安怎么维持的事,怎么严打。”

朱由检着就向蒋德璟:“朕大致一下朕的想法,你们内与翰林官组织一下文字,以面形式写在圣旨上,下发给阎应元和南直隶与浙江等官员。”

“是!”

蒋德璟听后立即嘱咐将值班的翰林侍讲学士叫了过来。

而这时候。

朱由检则开始道:

“现在是特别时期,我们的目的是恢复秩序,所以此时容不得丝毫仁慈,因为我们每多耽搁一刻,就会有许多江南百姓死于非命!所以,朕宣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