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本王有上中下三策(2 / 3)

恶狠狠地叫道:“这可是我岭南的地界,本王又是朝廷钦点的肃王,你敢威胁本王,就不怕被本王诛九族吗?”

“诛九族吗?”朱元璋瞥了一眼朱拓,道:“那我还真不怕,随便诛。”

见朱元璋等人软硬不吃,朱拓立马换上了笑脸,笑呵呵的道:“我是大明的子民,为大明效力也是应该的。你们既然问了,那我就一下。”

“濠州发生旱灾,旱灾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灾民聚在一起,恐怕会生乱。”

徐达不由自主的点点头。

“尤其粮价会飞速上涨。”朱拓分析道:“所以第一步,首先把粮价给平抑下来。”

自从发生旱灾后,濠州的粮价可谓是芝麻开花节节高,一天一个价。

徐达道:“朝廷已经下旨,禁止商户抬高粮价,违令者斩。”

闻言,朱拓差点笑出声,感慨道:“不知道是谁出了这个馊主意,也不知道父皇怎么想的,还真下令这样干,这不是把百姓往绝路上逼吗?”

朱元璋又被气的不轻,冷哼道:“商人逐利,不打压他们,那粮价不就涨到天上了吗?”

朱拓摇头道:“所以官府要主动抬高粮价,让商人有利可图,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进入濠州。”

“你这是胡闹,且不朝廷国库没银子,就这抬高粮价一事,那百姓怎么能承受得起?”

“竟然敢质疑本王?”朱拓哼了一声,侃侃而谈道:“朝廷要是压价,那些手握粮食的富商和豪族们,一定不肯出售手中的粮食。”

“那么濠州的粮价看似低了,实际上市面上根本没有粮食。”

“朝廷要主动把粮食抬高,要让那些富商和豪族心动,这样他们才会出售手中的粮食。”

朱元璋顿时眼睛一亮,因为他隐隐感觉朱拓的很对。

“快快继续来。”朱元璋催促道。

朱拓喝了一口水,道:“只要商人有了利润,别是濠州附近的商户,也许外地的商户也会涌入濠州。市面上的粮食很快就会出现饱和状态,甚至供大于求,那么,你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?”

朱拓看了三人一眼。

朱元璋顿时虎躯一震。

作为开国皇帝的他,智商绝对够用。经过朱拓这样一点拨,瞬间就明白了一件事。

大量的粮食流入濠州,最后造成的局面就是……竞价!

而相互竞价的后果就是降价!

那些外来的粮商见机不妙想要撤走,也已经来不及了!

只要想出濠州,就收取重税!

最后,这些粮商就算能赚钱,但是也赚不多,那濠州的百姓自然而然就能买到便宜的粮食了。

“此法甚妙,朕……真要马上禀报朝廷实施!”朱元璋脸上大喜。

“那是,本王乃是皇子,岂是你们这些人能比的?”朱拓叫道。

“不过此法虽然解决了粮食问题,那灾民安置问题怎么办?”一旁的徐达拂须问道。

每到灾荒之年,灾民由于没有吃食,就会出现大规模的逃荒,而流民聚在一起就容易生乱,不定挖出一个乌龟壳、砍了一条白蛇后会揭竿起义。

“好办好办。”朱拓摆摆手,吹牛逼道:“本王有上中下三策,不知你们想听哪一策?”

“敢问下策?”徐达试探性的问道。

“下策就是设重刑,凡是有流民生乱者,立刻押进监牢,甚至还要派士卒看管那些流民,防止他们生乱。”

“殿下还是上策吧。”徐达擦了擦额头上的汗,好家伙,这不是逼着流民造反吗?

“上策很简单,就是以工代赈!”

“哦?什么意思?”三人一脸懵逼。

朱拓看向三人,认真的道:“三位,接下来我要讲的话,你们最好记在心里。时常温习,对你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