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5章 暴风雨中的国家(2 / 3)

仙人消失之后 九方烨 218 字 6个月前

松阳府独特的标记。

果然是远方来信。

他在上次回信里就拜托郦清歌,帮忙留意鸢国国内的动态。

松阳府的总舵已经搬去贝迦,但郦清歌的消息依旧灵通。

这一次,就是鸢国的情报递送。

贺灵川展信浏览,眉头很快皱了起来。

仰善群岛距离鸢国太远了,海程两个多月。松阳府李明扬兄弟上次递送的消息,是大司马攻破鸢国北方防线、柯继海战死、鸢都告急而贺淳华暂时按兵不动。

又是大半年过去了,贺灵川想知道后续。

鸢国内乱,松阳府早就撤离鸢境,但依旧会定期收集一些情报。

大司马东浩明击破北方战线后,没有复制当年洪向前的战术乘船东进,而是选择了陆路。

这不是因为他有什么顾虑,而是当年卧陵关被击破、反叛军的船只都被烧毁之后,该地的民生一直未能尽复,根本没有那么多船只能载大司马的军队顺江而下。

并且大司马或许将鸢都看作自己囊中之物,不像昔日的义军那么急着东进,而是选择了稳扎稳打。

陆地行军嘛,肯定会慢一些,中途又有些干扰。所以等大司马率军走到石桓时,距离北方战线告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。

看到这里,贺灵川就摇了摇头:“大司马失误了。”

天赐不取,反受其咎也。

大司马贻误了军机啊。

再往下看,果不其然,鸢国就利用这一个多月的宝贵时间紧急调运物资、召集勤王大军。

这其中还要部分归功于贺灵川。

他游说嵘山抵借的钱粮,一直到这时候还没用完呢。

银子就是银子,砸出去就有效果。鸢都附近的物资,比起先前可充裕太多了。

鸢都王廷从北方战线的恐惧中缓过劲儿来,当然要垂死一搏。

所以大司马的军队开到石桓附近,就遭遇了相当猛烈的抵抗。

率军迎战大司马的,是国师新举荐的两名年轻将领。石桓和鸢都的权贵们也明白,这就是背水一战,不胜则亡,因此有钱出钱、有粮出粮、有人出人,居然硬生生拼凑出五万人的大军!

贺灵川不知道鸢王当时听到这个数字时,会是什么反应。是该高兴鸢国还能凑齐这样的大军,还是愤怒于先前北方战线的捉襟见肘、兵不满饷?

在接下来的五个多月里,这支军队死守石桓,竟然跟大司马打得有来有去!

镜子也在看信,这时就奇道:“哦哟,烂船还有三斤钉。难道鸢王廷没我想象中那么烂?”

“不,它就是那么烂。只是大司马也没外人想象的那么强。”贺灵川否定了它的错觉,“大司马攻打石桓和都城,距离自己的浯州太远了,补给线太长。我看他的补给恐怕有点问题。”

他在黑水城和石桓时,只觉大司马的军队厉害,能打得柯继海回都城求粮求饷。

但以他现在的眼光来看,鸢廷军队不怎么样,那么能跟鸢廷军队一打就是一年半的大司马,好像也厉害不到哪里去。

这就是菜鸡互啄嘛。

换成贺灵川自己上,哪怕领的是大司马的军队,应该也能在一两个月内就打下都城,替鸢国换一片天。

拿着信再往下看,哦,原来鸢军抵抗大司马的五个月内,还有东部的将领率军过来勤王。

“看来,大司马在鸢国也未得民心支持,或许他还劫掠过鸢都附近的百姓。”贺灵川这可不是凭空臆断。打仗的军队最不能缺吃少穿,否则士气战力严重下降。大司马的军队深入鸢国腹地,一旦补给不足,就只能打周遭百姓的主意了。

攻城前后纵情劫掠的例子,贺灵川可没少听说。

这个时候,贺淳华动了——

他终于带兵北上勤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