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四章纷至沓来的麻烦(2 / 3)

唐人的餐桌 孑与2 218 字 6个月前

就不知道这家伙敢不敢来,如果来了,正好抓住砍头,对平定西南有很大的好处。

回到七星桥大营之后,云初详细的询问了云瑾他们被刺杀的经过,也没有责备他们五个,最后叹口气道:你们要小心,不能以为在长安可以做的事情,在成都也可以做。说罢,就撕开狄光嗣的衣衫,瞅着那道婴儿嘴巴一般的伤口想要说啥,最后,还是没有说,开始给这个孩子清洗伤口,缝合,上药,包扎。

等包扎完毕,又检查了温欢,李承修身上的钝器伤,发现只是一些小伤,没有涉及内脏的重伤,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。

自从云瑾他们过了十五岁之后,云初就不再评判孩子们的作法是否正确,也从不告诉他们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

这种教育在十岁前已经完成,十岁到十五岁之间,评判得失,十五岁之后,云初觉得这几个孩子应该可以为自己做的事情负责了。

就连给他们灌输学问的时候,也凭借他们自愿,愿意听就听,不愿意听就不听,哪怕反对都无所谓,主打的就是一个开拓他们的眼界。

学问一道又有什么正确与错误之分呢?

数学,物理,化学,格物才讲对错,至于别的,对错不过是两种不同方向的理解罢了。

让阿耶担心了。云瑾等阿耶检查完温欢的身体之后有些愧疚的道。

云初淡淡的道:以后干这种事情之前,先替你阿耶跟阿娘想想,你死了就死了,你阿耶,阿娘也没办法活了,所以呢,任何时候都以保护自己为

张东海走进来道:有百骑司的人。

云初道:那就查,查出来了就交给周兴,陛下嫌弃我们两个心太软,就把周兴派来了,我原本还想着进入蜀中之后以安民为主,现在看来,没办法了。

张东海左右看看,见只有殷二虎在,就小声道:要是陛下没有安抚民心的想法呢?

云初白一眼张东海道:是不喜欢我安抚蜀中民心,而不是不能安抚民心。

张东海深以为然的点点头,又道:佛门要在西南修建举世

佛门派来了两百个和尚,由渡海禅师带领准备穿越丛林,去鸡足山开山立派,道门这边还在喋喋不休的没个章程。

从佛道两门选择的地方来看,道门的魄力稍有不足。

渡海禅师如今驻锡在文殊院,派人来希望大军能抽调一支人马护送他们去鸡足山,末将很是想不通啊,他们哪来那么大的一张脸,径直要我们派军队护送?

云初苦笑一声道:因为我欠人家老多的钱。

张东海道:不是只欠玄奘大师的钱吗?还要还?

云初懒得跟张东海解释,就随口道:安排吧。

张东海点点头就出去了。

等张东海出去了,殷二虎才凑到云初身边低声道:文殊院的澄空大师求见。

云初无奈的摊摊手道:又是来要债的。

殷二虎道:要不然臣下晚上在文殊院点一把火?

云初摇头道:算了,人家可能觉得我欠钱太多,护送渡海禅师去鸡足山不足以偿还人情,伸头一刀,缩头还是一刀,在江边上摆上茶桌,叫李思过来奉茶。

和尚其实都是一群很有趣的人,越是得道高僧看事情就越是平和,澄空大师胡须足足有一尺长,身着一袭月白僧衣,十指修长,且莹白如玉,可以想象这个老和尚年轻之时定然是一个花和尚。

李思换上女装,奉茶这种事情做的很熟,片刻功夫,就让云初与澄空大师被茶香包围了。

澄空大师遥指南边的群山道:(华严经·菩

萨住处品)中记载普贤菩萨住地说: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,从昔以来,诸菩萨众于中止住。现有菩萨名曰贤胜(普贤),与其眷属三千人,常在其中而演说法。

大帅以为如何?

云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