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九章 游说家长(2 / 3)

我真的好好奇啊,好想跟着你去看看这人呀……”

“你胡说八道!”三姐一把拖过行李箱,羞得满脸通红地往车上走:“你就是拿我取笑开心!害我差点就信了!”

“姐!记得写信!要是真有这个人,一定要告诉我啊——”车子开了,周至还在车下高喊。

车子开出了车站,周至才放下手,长舒了一口气。

姐夫,我只能先帮你到这儿了!

……

……

送走三姐,周至也开始了期末最后冲刺。

这是夹川中学教育改革后的第一次期末考试,也是改革后教育成果的第一次大验收,不光是老师重视,学校重视,甚至县里市里都在重视。

徐有志当然是最舒心的,我们班的学生,自己就会搞花样,思维导图用得好不说,现在都在听高中英文版的《荷塘月色》了,放在往届,你敢想?

省重点高中的笔记资料加上思维导图,让所有教师都感到非常期待。

周至做试卷非常快,这是这一学期抢时间搞出来的后遗症。

除了理化生三科,其余的基本都在六十分钟以内搞定,当然语文也超过了这个时间,那是因为作文。

因为重视,a卷成绩很快就下来了。

夹川中学,第一次出现了一篇满分作文。

这次的作文题目叫《沟通》,体裁不限。

结果被周至模仿屈原的《天问》,写成了一篇散文。

文中的主题也和《天问》类似,沟通的主体,则是人类和宇宙。

文章开篇是:“当远古的人类在茹毛饮血之余,有一位我们的先祖,在寻猎的山巅,第一次感受到宇宙的召唤,仰起自己毛发森然的头颅,将深陷在眉骨下方的目光,投向头顶那片浩渺星河的时候……”

徐有志读到这里,顿时感觉后背上毛孔舒张,一股气息从头顶百会穴一贯而下。

文章从自然科学、社会科学、人类哲学三个角度,以优雅淡泊的文字,展露出人类在历史进化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片段,并且论述了其中每一个片段的灵感来源,思维历程,以及其在文明进程当中的重要意义。

最后的总结是:“我们存在的意义,就是和我们的创造者,完成这样的沟通。就如同孩子终究会长大,会在某一天,彻底理解自己母亲的伟大那样。”

最后一句,直接戳中了徐有志的泪点,流着泪给周至的这篇作文打下了夹川县中作文历史上的第一次满分。

成绩很快就下来了,文科科目,周至完成了对全年级的彻底碾压。

何咏梅都只能屈居第二,在a卷这种对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的试卷当中,其实算是吃亏了。

不过周至的偏科依旧体现得很明显,理化生三科依旧拉着后腿,所以通科相排,总分只比何咏梅高了几分。

这也是何咏梅第一次被人超过。

学霸之间的比拼,其实并不是老师们最关心的,他们欣喜的是这次期末考试,体现出来的学生们整体性的提高。

这次期末考试,让从赵尚中到李大山所有的老师都觉得,他们的心血到底没有白废!

成绩提升最明显的,当然是各班的思维导图制作小组和他们的外围,这些人本来就是身有悟性,基础较好,单科异常突出的一群。

这里边的绝大多数人,都和周至成了朋友,包括三班的向宇。

何秀是真的发狠了,别的班思维导图的“小组组长”都是学生,三班的组长是班主任!

而且只有三班,真正成立了明确的“思维导图小组”,英语是何秀亲自设计,还自学其他学科,经常把卫非和周至叫到教研室给她和向宇开小灶。

向宇刚开始还不愿意,但是周至在教研室的态度,和在三班门口表现的完全不一样,倾囊相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