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得赏(2 / 3)

时候,所带人马只有几百、一千出头。

如今都是两千到三千人。

如此一来,这圣驾出巡的人马嚼用也跟着翻番。

也就是这几年户部库银宽裕些,否则这一年下来抛费可不少。

京城八旗那么多闲丁没有差事,不知道会不会往热河迁些人口。

康熙拿着折扇,看着四周景色,也在留心儿子们的反应。

太子跟大阿哥越来越寡言了。

四阿哥脸色紧绷着,苦大仇深的。

倒是九阿哥与十三阿哥两个小的,看着没有那么多心事。

康熙就对九阿哥道:“行宫修的不错,当赏……”

九阿哥听了,眼睛一亮,立时顺杆爬道:“汗阿玛,那要不就赏儿子几个铺子?这买卖街修建了,也不能白搁着,要不儿子就赁几个铺子,将饽饽铺子、餐馆开起来?”

在行宫大门前头,跟草原驻地中间,有一条买卖街,都是二层的商铺。

这些都是内务府造的官房,可以从内务府租赁,并不买卖。

康熙看着他道:“总共在这里住不了几个月的功夫,折腾什么?”

九阿哥道:“铺子盖好了,闲着冷清,总要有人抛砖引玉。”

再说了,又不是只今年一年,要是往后圣驾年年来呢?

这买卖街也能兴旺几个月。

康熙没有立时回答,而是望向其他几个儿子,道:“你们几个呢?要不要铺子……”

这种内务府收租的铺子,赏下来,就算自己不使,直接转租出去,中间收租子也能有个进益。

太子矜持着道:“儿臣日常供给,都在宫里,什么也不缺,就不要了,汗阿玛赏其他人吧。”

关键是紧邻着行宫,他也不好安排人过来开铺子。

可要是转租出去,几个小钱,没有什么意思。

康熙点点头,望向大阿哥。

大阿哥想到了几个女儿的嫁妆,正需要采买些好的皮毛,本打算安排人往盛京去的,如今在热河有热河的便宜。

每次蒙古王公来朝,也算是一个小型的集市。

他就道:“那儿子沾沾九阿哥的光,也求个铺子,回头收些皮草,家里人用着也方便。”

康熙听了,微微满意,幸好没说要开酒坊,总算是晓得为父之责。

他又望向四阿哥。

四阿哥道:“儿臣也求一间,可以开个香烛店。”

蒙古王公上下信奉黄教,这行宫附近也营造了寺庙、道观。

到时候开一间香烛店,也算适用。

康熙不置可否,望向十三阿哥。

十三阿哥心里将“衣食住行”念叨了一下,笑道:“那儿子开个布庄,除了布匹绸缎,再加上羊毛呢跟羊绒呢……”

康熙见他们都有成算,心里也满意几分。

就应该如此,都是成家的人,接下来该立业了。

盛京的铺子,都在老牌子王府手中。

这热河行宫的铺子,康熙乐意贴补给儿子们。

他想了想,道:“九阿哥规划营造行宫有功,赏四间铺子收租,剩下你们兄弟一人两间铺子,找马斯喀选地方去吧!”

几位皇子齐声谢恩,去行宫值房找马斯喀去了。

眼下就剩下太子跟康熙。

康熙看着太子,想着前些日子的羊毛毡,竟是不知说什么。

当年听闻太子跟东宫属人有染,他曾经担心的好几天吃不好、睡不好,翻了不少古书,依旧是不能接受。

实不能容。

如今想起来了,虽依旧厌恶,可到底比惦记外间妇女要好些。

父子沉默。

康熙道:“一路劳乏,好好歇几日,过些日子各部王公就要到了,还有的繁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