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章 菜(2 / 3)

我的公公叫康熙 雁九 3701 字 2022-06-13

是指刨开晒干的鱼干,许多相似形状的东西,就都起名为“鲞”,如“笋鲞”、“肉鲞”。

舒舒笑了。

上辈子她是个红迷,没少看《红楼梦》相关的文章。

确实有人因这个名字,质疑茄鲞的做法。

在《红楼梦》的戚序本中,提到的“茄胙”的做法。

依然是茄子取净肉,然后不是切丁,而是切成头发丝细的丝,用鸡汤做底,九蒸九晒而成,晒的脆干了,密封了放在罐子里,吃的时候拿炒好的鸡胸肉拌了。

按照“茄鲞”的名字,九蒸九晒这种方法,更与名字对上。

舒舒就将这个做法也说了,鼓励小棠:“两个都试试……还有咱们之前进宫前做过的猪肉铺、猪肉枣,都可以预备上……告诉孙金,这几天多往御膳房跑跑,看有什么食材进上来,别吝啬银钱……”

九阿哥在旁,听得咋舌不已,也来了兴致:“书名是什么?菜听着比御膳还繁琐,想来味道差不了……里面还有其他食谱没有?”

舒舒不好说书名。

谁晓得《红楼梦》现在成书没成书?!

毕竟关于《红楼梦》后世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成书康熙年间,书中故事是“明珠家事”,作者不祥,后被抄书人整里,作者“曹雪芹”,只是虚构的化名,代指“抄书人”。

一种说法是成书乾隆年间,是曹寅之孙曹雪芹写的家族兴衰故事。

各有说法。

不过九阿哥提及食谱,舒舒倒是想起一个来:“还有个豆腐皮包子,晚上正好可以试试……”

豆腐皮包子。

主要食材就是豆腐皮。

这个正好膳房早备下了,因此晚点上,就成功的还原了这道红楼名点。

十阿哥在吃上,不会客气,踩着吃饭的点儿过来。

前几日不好过来,都将他憋坏了。

十阿哥是过来报喜的,果然这次随扈也添了他的名字。

“沾了九哥的光了,带了九哥不好将我撇下……”

十阿哥心中有数,压低了音量说道:“不过我寻思,多半还是沾了九嫂的光……宜额娘两个儿媳妇,带了五嫂出门,怕是觉得不妥当,私下里跟着皇阿玛求了情……”

九阿哥想了想,摇头:“那不是娘娘的做派……娘娘在儿女事上,向来不开口……”

“那是什么缘故?”

除了这个,十阿哥想不到别的。

至于心疼儿子……

十阿哥还真想不到,毕竟他们兄弟两个排行不上不下的,素来被忽视惯了。

两人都不明白,就都撂在一边不想了。

膳桌摆在前院,除了荤菜素菜之外,还有豆腐皮包子,还有一道芝麻酱伊面,十阿哥之前点名要吃的。

前些日子在书房里,舒舒给九阿哥送了这个,惊艳了好几个小阿哥。

就是随后各种事情,耽搁下来,十阿哥不方便过来用晚点,都是叫人送过去,今儿才能好好的点菜。

先吃吃了一大盘的芝麻酱伊面,过足了嘴瘾,十阿哥才提起了豆腐皮包子。

“这包子精巧,就是个头太小吃着素……”

小哥俩在前院书房吃着,十阿哥大言不惭的点评:“几笼也吃不饱啊……叫我说,这个适合什锦馅的,添在素斋里……”

九阿哥点点头:“回头我抄了方子,给娘娘送一份……”

宫里太后信佛,上行下好,妃嫔也就多设佛室。

吃长斋的不多,可初一十五吃斋的不少。

舒舒也被提醒了。

哪里有比伊面更好的方便食品呢?

除了这个,就是方便汤。

紫菜虾皮本就是干的,再将葱花、姜丝烤干,十三香、盐加上,就是一份简单的汤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