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9章 第一次野战(1 / 3)

接到命令的时候丁毅愣了下,他和皇太极自从北沟城建立后,双方就有了默契,互不攻城,因为双方都知道,对方在拼命的挖坑、筑碉堡。

现在盖州被皇太极苦心经营数年,里面的坑和城头的碉堡, 怕比丁毅当初金州和徐大堡挖的还多。

当然,他现在是有办法打盖州这种坚城,自从抛石机和汽油出来后,他有的是办法攻打这些坚城,最坚的城,在他眼里都没有用。

只是他现在汽油还少, 更不愿提前暴露自己的大杀器。

盖州城肯定不能去打,至少现在还不是时候。

以前他地盘少, 需要战略纵深和囤田, 所以打复州打金州,但辽东这边天气不好,粮食产量也不高,而他有济州和登州还有大员,所以盖州现在对他可有可无。

但崇祯皇帝的命令也不能无视,于是丁毅当然还是老套路,一面向朝廷要钱要粮,一面答应发兵。

于是十月时,朝廷难得从松江运来两万石粮,这是朝廷最近两年第一次给皮岛发万石以上的粮。

以前也有零星发过,都是几千几千意思意思。

丁毅突然拿到粮,估计崇祯想用到自己。

果然,十月中旬传来消息,孙承宗被多尔衮所杀, 消息传来, 皮岛众将一阵稀嘘。

同来的还有朝廷再次急令, 令皮岛出兵, 改成入卫京师,不再是去打盖州,看来崇祯也怕了。

崇祯还亲自写了封信给丁毅,大意是知道丁毅这几年在海外清苦,生活不易,但朝廷也实在没多余的粮,都用在辽饷上了,但这次你放心,你只要入卫京师,粮草我们都供应。

丁毅没有犹豫,终于决定出兵。

他出兵不是为了救崇祯,因为他知道这次清兵又会掠夺一大波大明的财富和粮食。

10月底,丁毅点兵,抽毛信7营,肖永秋8营,尚可喜16营各三千人,张经骑兵两千人,全军共计一万一千人, 近三千燧发枪, 人人带马, 人人带铁甲,可以称之为丁毅最强的一次出兵。

从崇祯六年底周大虎夫妻造出燧发枪,到现在已经快五年。

丁毅的部队还是主用鲁密铳。

燧发枪实在不是随便能玩的起的武器,丁毅第一年造出燧发枪后,立马开始扩建铁炉,提升钢的产量,当年每月是以几十把燧发枪的速度在打造。

因为他当时不可能扩产,代替鲁密铳。

无论是制造的工艺还是效率,当时鲁密铳都是远远领先燧发枪。

而且丁毅后来要出口鸟铳和劣质鲁密铳到日本和朝鲜,也是全力打造鲁密铳。

接下来丁毅等钢的产能上去之后,又得到欧州簧轮短枪,瞬息一个急转弯,开始研究簧轮短铳,并开始装配给骑兵。

经过几年的更新换代,他的工匠越来越多,熟手越来越多,钢铁产量越来越高。

到现在崇祯十一年十月,丁毅的簧轮短铳才把所有骑兵以每人两柄的标准,全部配齐,并储存备了两千支。

而他的燧发枪,经过不停的改进,提升,目前月产终于达到一千五百支。

他现在有六七万兵马,算一半铳兵,只有一万不到换成燧发枪。

另有三分之二还在用鲁密铳。

经过五年的发展,他的燧发枪才一万五千支,一万在用,五千备用。

丁毅和手下人计算过,短期内还是要用鲁密铳,燧发枪产量要达到每月三千支后,才能全面换装鲁密铳。

大概还需要两年以上。

没办法,现在他物资跟的上,工匠和熟练工人还是不够。

一个合格的工匠,不是一年两年能培养的出的。

此次出征,丁毅带上了毛信和肖永秋两个营,这两个营全是老兵,最早成立的步兵营,且第一批全员更换了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