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3章 决战樱花之国(7)(1 / 2)

尚可喜站在炮兵边上,看着下面,内心五味杂陈。

丁毅的兵马打仗方式与他以前见过的完全不同,无论是明军还是后金,都不是这样的打法。

但他用事实证明,这样的打仗方式很适合东江军,至少在防守的时候,可以把死伤降到最低。

而且,无比可怕。

眼下他正站在最高处,上面是炮兵阵地,每门炮都被墙和沙包包裹,只有炮口露在外面。

话说,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, 安装最新版。

在炮兵下面,在尚可喜脚下,又是三层沙包,再往下,是一棵棵砍伐下来的大树。

大树架在壕沟上,形成了很好的防护,所有的铳兵,战兵,眼下都在这壕沟里休息。

“尼娘的。”尚可喜左看右看,突口而出,对面的炮再多也没有用,根本打不着炮兵和铳兵。

近距离后的弓箭抛射也没有用。

眼下仗刚打完,东江兵正在到处拣对方的炮弹,还有抛射在沙包上面的箭。

简直和草船借箭似的,丁毅这工事,不但能保护住自家兄弟,还能拣对方的炮弹和箭为自己用。

他从炮兵阵地下来后,来到丁毅身边,正有几个工匠拿着联军的炮弹在和丁毅说。

“他们这是铁和铅混合的炮弹,比咱们口径略大,加热后打磨下,咱们也能用。”工匠们围着丁毅道。

丁毅含笑点头,心里相当高兴。

因为自己做了正确的防守战决定。

石见银山是个好地方,铁炉,匠铺啥的都有,这也是丁毅为什么要占据这里的原因。

只要粮食不断,这边有工匠和人手打造炮弹,铅弹,配制颗粒火药。

任凭日军来攻,他几千兵马,守上十年二十年都可以。

在踏上日本之前,他也好好考虑过,是直接和日本野战,还是坚守银山,等日军来攻。

思索再三,还是决定以守为攻。

这是他从几个方面慎重考虑过的。

首先日本经过战国时代的洗礼,到最后关原合战之后的统一,还能活下来的兵马都是百战精锐,善于野战,基本在明治维新前,日本历史上最强的部队就在这个时期。

德川家光也正是靠着他的强军,在几年后完成统一天下的伟业,征服全国所有的大名和藩主,成为日本明面上的皇帝。

而他在之后的闭关锁国,并且国内战争越来越少,原本能征善战的精锐都逐渐老去,死亡,日本再也没有比这批更强的兵马了。

这和中国各代皇朝都差不多,也就是开国时候的军队是最强的,然后一代不如一代,越来越差。

而丁毅尽量要减少伤亡,所以野战的损失,肯定会远远超过防守战。

其次,他打仗喜欢在自已选择的地方设置战场,而在日本,他人生地不熟,虽然有日奸向导,但肯定不如主场作战的幕府联军,战场的选择就是个难题,他倚仗的火炮更适合防守,运动能力不强,带着这么多炮到处逛着,找地方与日军野战,肯定不现实,万一再遇到雨天,到时想防守都未必找的到地方。

第三,一旦战场在平户之内,或其他藩国,必然影响到日本太多的百姓。

他这次出兵是以商船被打沉为借口,更在松蒲面前保证要照顾日本百姓,都是为了告诉全日本,我只打幕府,不想骚扰百姓,为自己赢的名声,然后进一步加强在日本的活动能力,发展日奸,布置据点,为以后更大规模,全面伐日做准备。

若现在因为和日军野战,弄的当地民不聊生,日本的百姓也会痛恨丁毅,百姓们都会认为他们是入侵的敌寇,很容易站到幕府那边,那这场战役,可能会打的更长久,达不到丁毅速战速决的目的。

事实上,丁毅在登上矢筈城之后,就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对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