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二十六章 节赐(2 / 3)

唐奇谭 猫疲 238 字 6个月前

粗绫;有手工好的就可以裁缝成,全身上下的行头,还有剩余就拿去交换;然后,还会搭配一些吃食,比如蒸饼、胡饼、馎饦等粗点心和饧(麦芽糖)。

而中层的女官们,则有幸在节前分到一些时令的水果。中元佳节正正秋收之后挂果累累的时节;因此,作为日常南方土贡的瓜果种类,也是最为丰盛之期。其中最为量大管饱的,就是各种柑橘了。

因为不但在南方各地普遍种植,就连京畿、都畿两道境内的皇家宫苑中,也有大量的栽种;虽然在品种和口味上略逊于南方的出产,但胜在一年四季的大半数时候,都能源源不断的就近供应一二。

此外就是应季的梨子,也是分布最广的果木之一;从中原到河西走廊、成都平原都有种植。有紫梨、棠梨、张梨、山梨、赤梨等不同产地和名目;供应东宫的则是其中体型硕大,甜脆多汁的紫梨。

还有就是当下民间风靡一时的柿子,既有风干的柿饼、柿团和柿膏;也有催软吸肉的火晶柿,削皮切块的白柿;还有关中产的黄杏、脆李和晚熟青梅。没错就是青梅,因为中唐以前气候相对暖湿。

在内外宫苑中引种大部分的南方水果,都有可以成活并结果;甚至一直到天宝年间,关中都可以养大象;而作为杨贵妃所嗜好的荔枝,也是不真正的岭南货色,而是来自剑南道的汉中、梓潼一代。

而这些各色水果,被按照大小色泽搭配枝叶,拼成一个相当精致的大小果篮;就是送给各位不同品秩女官们的福利了。而居住在命妇院内的少数内命妇们,还会额外得到数盆专门栽培出来的花卉。

一般是时下最时兴的“爪黄”“蟹瓣”“霞斑”等菊花品种;也有少量在特制保温花室里,延迟晚开的芙蓉和芍药。以为中元佳节的礼敬供奉和饮宴时的赏玩、品鉴之需,有的还会籍此自制香药。

郑娘子和婉儿同样拿到一个大果篮、一个小果篮;但装饰枝叶下别有蹊跷。除了在这个季节很少见,千里外的河西(瓜州)甜瓜之外,居然还有一大银碗的樱桃;这显然是来自裴妃的特别优待了。

要知道从秦汉开始,樱桃就是宫廷生活中的重要角色,被称为百果之首;汉朝的《礼记·月令》就有“羞以含桃,先荐寝庙”的记载。源自古代祭礼的“樱桃荐新”,也是历代祭祀宗庙礼仪之一。

东汉以后,皇帝开始用樱桃赏赐大臣亲贵。《太平御览》引《拾遗录》记载:“明帝月夜宴赐群臣于照园,大官进樱桃,以赤瑛为盘,赐群臣。月下视之,盘与桃同色,群臣皆笑,云是空盘。”

到了唐代,樱桃则成为了科举制度中的流程之一;在进士戴花游街之后的樱桃宴与杏园宴,都是进士游宴联络感情的重要名目,也代表了某种前程和显贵的期许。沿袭至今依旧是宫中的恩赐之一。

如《旧唐书·文宗纪》载“大和之初,内园进樱桃,所司启曰:‘别赐三宫太后’。”《旧唐书后妃传》载,文宗大和中,“有司尝献新苽、樱桃,命献陵寝宗庙之后,中使分送三宫十宅。”

《新唐书·李适传》记载皇帝“夏宴葡萄园,赐朱樱。”《唐语林》载“玄宗紫宸殿樱桃熟,命百官口摘之。”李绰《秦中岁时记》言“四月一日,内园进樱桃,寝园荐讫,颁赐百官各有差。”

可知唐代宫廷内园中种植樱桃,每年成熟时先荐于寝庙,尝新后由皇帝分赐群臣以示恩宠。并留下了王维的《敕赐百官樱桃》、崔兴宗《和王维敕赐百官樱桃》、张籍《朝日敕赐百官樱桃》等作。

当然了,相比对此感慨良深、不免缅怀起过往的郑娘子;从小长于掖庭而未闻此物的女孩儿,则是要显得没心没肺的多;几乎当场就欢呼雀跃的大快朵颐起来,然后,冷不防就被酸爽的小脸皱起。

“真是个猴急的傻孩儿,这珍果可不能这般糟蹋的;”郑娘子这才莞尔笑道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