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六章 魏徵上疏(2 / 3)

贞观大闲人 贼眉鼠眼 3302 字 2020-07-13

案子闹大了,杀一个郑小楼怕是满足不了他的味口。”

“你的意思是,太子殿下授意刑部把你攀扯出来?”

“对,刑部官员问的话很不客气,就差直接问是不是我把冯家家主逼死了……”李素叹道“我若再无动作,恐怕再过几日,刑部的差役便会直接上门拿我下狱了,冯家的命案十有要算到我头上,那时侯郑小楼便只算是帮凶了。”

王桩奇怪地道“陛下不是对你恩宠有加么?太子殿下敢跟陛下对着干?”

“陛下的恩宠是有范围的,不可能什么事都袒护我,况且这事摆在明面上的是刑部查案,与太子无关,铁证如山之下刑部拿我入狱,陛下能说什么?”

“这事根本不是你做的,哪里来的‘铁证如山’?”王桩怒道。

李素拍了拍他的肩,笑道“小瓜怂,你还年轻,不懂世道艰险,刑部说有铁证,便一定会有铁证,没有也得有。”

王桩沉默。

许久,王桩抬起头“我知道老二在帮你做事,有啥我能帮到忙的地方么?”

“有。”

王桩站直了身子,兴奋地道“说,我能帮你做点啥。”

李素正色道“去把你家婆姨惹怒,然后当我面再揍你一次,最近我压力比较大,需要一个好心情……”

长安城的流言仍在扩散。

王直养了百十号闲汉,平日管着他们吃喝,却从来不吩咐他们做事,时间久了,闲汉们多少有了几分羞耻心,这次王直挑出十来个称得上心腹亲信的闲汉去散播流言,这十个人卯足了力气,包括吴八斤在内,十个人没日没夜毁人不倦,忙活了几天后,终于刷到了长安头条。

流言的威力是巨大的,有心算无心之下,东宫太子一夜之间成了长安的火爆话题,李承乾猝不及防被猛地推到了风口浪尖。

对付李素的想法不是处心积虑,对太子李承乾来说,李素只是一个暂时得到父皇恩宠的小人物,而且从来没有走进过大唐朝堂的权力中心,这次冯家命案,李承乾只是顺手而为,捎带借此机会把李素收拾了。

然而他万万没想到,长安城里竟莫名其妙冒出针对他的流言,流言来势汹汹,如今已闹到长安人尽皆知的地步。

太子不仁不义,太子公报私仇,太子心胸狭窄……所有流言大抵便是这些内容,总之,李承乾的太子形象一落千丈。

李承乾快疯了,流言太恶毒,该死的是,这些流言居然把他真正的心思猜了个不离十,仿佛冥冥中有一双眼睛冷冷看着他的所作所为所思。

民间说什么并不重要,麻烦的是人们在扩散流言时,御史台无数名御史静静坐在人群里,一字不落地将流言记了下来,一件小小的命案,终于闹上了朝堂。

流言散播后的第五日,尚书省侍中魏徵上疏参劾太子李承乾,历数太子十过,其中包括用度奢靡,掳掠良妇,纵欲恣欢,残暴不仁,奏疏里,魏徵将李承乾曾经犯过的错全部翻了一遍旧帐,最严重的一条便是指使刑部构陷直臣。

“……郑声淫乐,好之不离左右;兵凶战危,习之以为戏乐。既怀残忍,遂行杀害。”

魏徵的劾疏里,这句话说得可谓十分严重,几乎把太子骂成一个丧德失节的昏庸少主,朝堂之上掀起不小的波澜。

李世民看完奏疏后神情很是不悦。

令人奇怪的是,不悦的对象不是冲着李承乾,而是冲着魏徵。

没办法,这老头太讨厌了,什么事被他逮着都要管一管,李世民自认识魏徵以来,对他动过的杀念不下十次,因为魏徵不但比唐僧还罗嗦,而且管得还很宽,看什么都不顺眼,典型的仇富丝形象,陛下这里不对,那里不对,在魏徵面前,李世民这辈子活得不像皇帝,像孙子,还偏偏不能杀他,圣君嘛,就是要胸怀博大,有容人之量,杀了这么正直的大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