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二章 阉党(2 / 4)

铁血残明 柯山梦 4359 字 2021-03-31

以定应对之策,正巧老夫也作此想。”

李丽华眼神闪闪的看了阮大铖片刻,口中戏谑的道,“那奴家便明白是要通过你找哪位了,先生还说不是阉党。”

“屁的阉党。”阮大铖放开手,从方几上拿起另一酒杯一饮而尽,“满朝文武谁不想各位老公搭上干系,都是阉党否。为了宫中有自己人,东林中人干出的事儿,你是连想也想不到,如此还好意思称老夫是阉党,实乃脸皮惊人,跟东林比起来,复社那些小儿真小儿也。”

“东林干的何等事儿?”

阮大铖喘口气道,“这些事老夫还不能与你细说,说起他们老夫又有些来气。”

李丽华细细看着阮大铖的脸道,“先生既不忿清流所为,何苦还要去讨好复社?”

“复社是谁?”

李丽华不由一愣,阮大铖不由嘿嘿一笑,放开李丽华,径自走到画舫红栏边,眼前河中画舫交错,丝竹中伴着轻柔的木桨划水声,划开的水纹交错着,倒影的灯火在其中起伏幻动。

阮大铖看着秦淮两岸的楼榭有些出神,“复社里面人可多了,人多就不会是一条心思,并非人人都听张溥的,想取而代之者也不是没有,他们有人想拦着老夫复起,也有人想着靠老夫打点前路,所以谁都可以是复社,复社也都可以是谁。”

李丽华跟着走到阮大铖身后,“复社中人自是佩服先生才华,但未必有用。便如你那阮家戏班,复社士子要看戏,你便巴巴将家班送去,周钟等人看时抚掌叹服,观毕仍是大骂先生有才无德。”

“读书人中的白眼狼,骂老夫的人多了,老夫还怕他几个黄口小儿不成。”阮大铖缓口气道,“跟那些人有所缓解便够了,只要不妨老夫的事便好。老夫已在南京组建群社,谈兵论剑汇聚英豪,有故旧相帮,自有上达天听之时。”

“英豪可是首推那位王贞吉将军,”李丽珍偏着头看向阮大铖戏谑的道,“先生唱和给王贞吉那首诗,啧啧,实乃先生文才之大成,奴家尚记得其中几句,‘黄巾白羽何纷纷,中原一扫欃枪氛。至尊麟阁许相待,努力努力王将军’”

说毕李丽华掩嘴而笑,阮大铖摇头苦笑道,“丽华就不要取笑老夫了,偶有写些随意之作,不欲人知偏偏人尽皆知,尚能博佳人一笑也足矣。不过这倒让老夫想起之前在桐城时旧事,写的那首沙田大麦熟痛骂皂隶,便不巧被当皂隶的庞小友看到了,老夫亦如此时般难堪。”

李丽华斜斜的看着阮大铖,“你当他庞小友,人家却未必认你这老友。”

阮大铖不以为意道,“听说我那位小友近日在南京遇到些麻烦。”

“南京内守备和南兵部都有人看上百顺堂。”李丽华稍稍离开阮大铖,捋了一下垂在眼前的发丝,“这位庞守备一向是跟着复社的,上次分明仍在南京,你去见时却说已回安庆,原是要避开你这阉党。”

“毕竟是小友嘛,崇祯七年时他才十七,今年也不过十九罢了,这少年人天分高啊,干的都是离奇事,不说那《女驸马》传唱南都,乃近年来梨园一时之盛,更有谁能想到两年之间,他从一个皂隶干到了安庆守备,带着兵救援应天。有复社那个时报鼓吹,南京城里谁都知道他,在皇上那里都有了名声,若要说入我群社谈兵论剑,比王贞吉自然是好了百倍。” 阮大铖叹口气,“只是这官场上的事,他多半是听信了方以智、吴应箕之流的书生见解,与老夫多了生分。有些事原也怪不得他,管着安庆守备营的史可法、张国维都是东林,复社看来又系东林一脉,他便以为复社的庙里是真菩萨,也是常理。”

“那蒋臣同是桐城的复社士子,也是少年人,他怎地便知私下与你交好?”

“蒋臣是张溥提点的人,自然明白事理多些。官场不是泾渭分明,反倒是千河混流,几人能分得明白彼此,庞小友出身皂隶,县衙